7月2日,住建部网站发布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对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行业而言,这应该是2020年冲击最大的一次改革。那么,应该怎么看待本次资质管理改革?
纵向来看:本次资质体系改革后分为综合资质、行业资质、专业资质、其他资质四个类别
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取得综合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所有行业、专业资质类别的业务。 行业资质主要有设计、施工行业。 专业资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都有。 其他资质主要有设计、施工行业。设计行业为事务所资质;施工行业为专业作业资质,即原来的劳务资质。 本次改革统一了资质体系框架。但是,如果对照原先的资质管理办法,实际上原先勘察、设计、监理都有综合资质。本次资质框架体系改革变化最大的是施工行业,施工行业原先并没有综合资质。
横向来看:“能减则减、能并则并”,大幅压减企业资质征求意见稿按照“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在纵向大幅压减企业资质等级的同时,横向也大幅压缩了资质类别。 勘察行业没有太大的变化,将4类专业资质及勘察劳务资质整合为岩土工程、工程测量、勘探测试等3类专业资质。监理行业取消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农林工程监理资质,从14个类别缩减为10个类别。 设计行业动作最大,行业资质从21个调整为14个,专业资质更是合并和取消一大批。其中冶金行业与建材行业合并为冶金建材行业资质,轻纺行业、农林行业、商物粮行业合并为轻纺农林商物粮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并入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军工行业并入机械行业,核工业行业并入电力行业,取消海洋行业资质。 施工行业总包类别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3个,将机场场道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民航空管工程及机场弱电系统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机场目视助航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等合并为民航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取得上述3个专业承包资质中的任一个,即可换发民航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这也是本次改革唯一增加的一个资质。合并和简化资质管理的背后,是在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资质。企业资质将逐渐被资信、品牌和业绩取代,这也是和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无论最后通过的正式资质管理办法是什么样,可以预计,新的资质管理办法绝不是改革的终点,只是改革中的一站,下一站也许很快就会到来。